Powered by RND
PodcastsMusic音乐闭门宴

音乐闭门宴

Yusi音乐审美养成
音乐闭门宴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2
  • 22. 人之将死,其言也......音乐家藏在勃拉姆斯里的遗言大赏
    🎙️ 本期Yusi与Nadie继续深入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的世界,聚焦作品119中承载生命重量的第一首曲目。为何这部在作曲家生命末梢诞生的作品,会成为无数面临生死边界的钢琴家的灵魂寄托?从一位40岁早逝的哲学钢琴家指间“跌入虚空的迷途羔羊”,到另一位温暖巨人临终前“乘摩天轮升空的顽童”——当两位钢琴家在人生倒计时阶段奏响同一曲目,我们能听见怎样截然不同的生死观?这不仅是对勃拉姆斯晚期作品的深度解读,更是一场关于生命终点如何与自我和解的终极探索。❣️友好指路👉🏻本期为超值加更单期,请到小宇宙/着调儿小程序收听完整版哦🎞️ Timeline: 00:00:30 本期缘起:勃拉姆斯生命末期的音乐为何吸引临终演奏家 00:04:39 【音频片段】哲学钢琴家版勃拉姆斯119-1:跌撞下行的台阶与迷途羔羊 00:06:50 解读哲学钢琴家:为何音符间充满不甘与被迫接受的无奈? 00:14:33 人物侧写:40岁早逝的哲人钢琴家和与他的学者型演绎 00:22:15 【音频片段】哲学钢琴家版结尾:从断裂虚空到灵魂重构宇宙 00:27:18 对比聆听:温暖钢琴家版勃拉姆斯119-1 00:31:00 解读温暖钢琴家:缓慢飞升的巨人与温暖人间的余晖 00:35:25 人物素描:永远带着笑容、怕扰民戴耳机练琴的温暖巨人 00:42:44 时光追溯:同一演奏家21岁、33岁、49岁三版演绎对比 00:50:36 年龄密码:从“故作深沉”到“回归纯真”的生死观演变 01:02:45 【音频片段】温暖钢琴家临终音乐会:勃拉姆斯118-2 01:03:14 终极画面:怀旧滤镜中乘摩天轮告别地球的顽童 01:08:47 泪洒现场:Nadie为何因“美好”而痛哭? 01:09:05 终极致敬:感谢他告诉我们生命终点可以如此温暖🌊专注提升音乐审美的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 我们提供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Yusi与Nadie在勃拉姆斯的生命终曲中继续深潜,通过两位临终钢琴家的灵魂对话,与你一同探寻音乐如何成为面对生死、完成自我和解的终极途径。-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  
    1:48
  • 21. i人紧急集合!你们说不出口的勃拉姆斯全放在音乐里了!
    Yusi与Nadie本期深入德国浪漫派巨匠勃拉姆斯的内心世界,聚焦他晚年钢琴作品Op.119中的b小调间奏曲。为何说勃拉姆斯的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为何一个终生未娶的男人将全部深情写入音符?通过四位钢琴大师的演绎对比——从塞尔金的柔情水妖、白建宇的东方留白、古尔德的理性迷宫到弗莱雷的魔幻宇宙——我们不仅听见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跨越40年的沉默告白,更窥见了音乐如何用结构承载人类最复杂的情感。当Nadie在聆听中潸然泪下,当Yusi在解析和声中的矛盾与平衡,我们终于明白:听懂勃拉姆斯,就是听懂那些从未说出口的深情。🎞️ Timeline:00:01:30 勃拉姆斯为何是“难懂的音乐”?结构之美 vs 旋律之美00:03:50 勃拉姆斯与拉赫玛尼诺夫:本我 vs 超我的音乐人格00:07:20 勃拉姆斯的音乐语言:为何是“流动的建筑”?00:12:40 德奥3B传统: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薪火相传00:18:10 勃拉姆斯的创作困境:贝多芬阴影下的交响曲焦虑00:25:30 Op.119创作背景:晚年勃拉姆斯的生命沉思及向克拉拉告白00:33:15 【音频片段】勃拉姆斯Op.119 No.1间奏曲(Rudolf Serkin 塞尔金演奏)00:36:50 Nadie的联觉描述:水妖般的柔情与无法触及的结界00:45:20 勃拉姆斯与克拉拉:一生守望的禁忌之爱与精神缪斯00:52:10 【音频片段】白建宇版演绎:东方哲学下的抽象情感00:57:40 亚洲表达 vs 欧洲表达:情感颗粒度的文化差异01:04:30 【音频片段】古尔德版:理性解构与机械美学01:10:15 古尔德的艺术观:为何拒绝音乐厅,拥抱录音棚?01:15:50 【音频片段】Nelson Freire 弗莱雷版:南美魔幻现实主义梦境01:22:40 弗莱雷与阿格里奇:另一段钢琴史上的深情守望01:28:10 Yusi解读:为何晚期勃拉姆斯超越“爱情告白”?01:40:00 下期【加更】预告:临终钢琴家弹奏的勃拉姆斯——用音乐告别生命🌊专注提升音乐审美的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 我们提供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Yusi与Nadie在勃拉姆斯的音符迷宫中发现:最深的感情从不需要说出口,最复杂的结构只为包裹最纯粹的心跳。-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  
    1:25:04
  • 20. 主包首秀!随机掉落的任性彩蛋——古典乐说累了来点爵士呢?
    本期Yusi与Nadie开启了一场关于“肖邦夜曲在当代如何被演绎”的听觉盲盒探险。从Yusi本人一段即兴、私密的爵士化夜曲录音出发,到典型爵士三重奏的精致解构,再到肯尼·G引发的“电梯音乐”大讨论,最终抵达一位吉他手带着自嘲与幽默感的颠覆性改编。为何一个版本能听出“金属罩中飞出巨型大鸟”的奇幻画面,另一个版本却成了当代生活的浮世绘与讽刺漫画?当古典经典穿越至现代,它是否依然能承载鲜活的时代灵魂?这不仅是一场打破音乐类型壁垒的听觉实验,更是一次关于“何为真正表达自我”的深度探讨。🎞️ Timeline: 00:00:17 本期开题:如果无法超越经典,古典乐何苦传承至今?肖邦夜曲的现代意义 00:01:32 核心议题:当代人演绎肖邦的意义何在?为何不应“东施效颦”? 00:03:56 Yusi的思考:如果肖邦活到今天,他会如何演绎自己的作品? 00:04:32 聆听版本一:Yusi即兴演奏的爵士风格夜曲(私密手机录音) 00:06:18 不一样的Yusi:套中人的幻想、梦境里飞出的大鸟与枝叶(奇幻、童心) 00:09:30 探讨版本一:即兴背后的情绪、自由与不贴标签的自我表达 00:20:36 聆听版本二:典型爵士三重奏(钢琴、贝斯、鼓)的夜曲改编 00:22:35 当代生活的浮世绘、碎片化的连环画与一种“不耐烦”的态度 00:26:35 深度探讨:爵士乐的模式化(Cliche)与真正自由的表达 00:29:37 聆听版本三:肯尼·G(Kenny G)的萨克斯风版本 00:32:14 听感对比:“电梯音乐”的回家感、商业成功与启蒙作用的争议 00:37:37 聆听版本四:吉他手兼歌手“Shopan”的幽默改编版(带人声) 00:40:00 前奏吉他技巧的丰富性 vs. 人声加入后的限制 00:41:35 解读歌词:对肖邦的幽默“道歉”与爵士/布鲁斯的嘲讽内核 00:43:08 终极探讨:音乐无边界,真正的价值在于表达真实的自己🌊专注提升音乐审美的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 我们提供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Yusi与Nadie打开四个风格迥异的听觉盲盒,在肖邦夜曲的现代变奏中,与你一同探寻音乐超越类型、直抵真诚表达的永恒魅力。-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  
    46:51
  • 19. 如果去孤岛求生只能带一首曲子......强烈推荐德沃夏克这首!
    本期Yusi与Nadia带你深入德沃夏克看似简单却无比深邃的“心头宝藏”——《妈妈教我的歌》。从原曲吉普赛歌集的血脉,到黑人灵歌的律动基因;从克莱斯勒优雅却“不走心”的经典改编,到一位“85后塞尔维亚视觉系小提琴家”令人误以为是“吉特里斯再世”的当代惊喜;直至爵士大乐队恢弘如“人类告别地球挽歌”的终极版本……我们不仅解剖旋律中隐藏的节奏密码,更追问:在这个“人味”渐失的时代,为何我们仍会被一首小曲打动至泪流满面?德沃夏克对母亲、对底层、对异文化那份深藏的平等与悲悯,如何通过音乐穿越时空,照见我们渴望被理解的灵魂?🎞️ Timeline: 00:00:17 开场:抛开《自新大陆》,走进德沃夏克更私密的“心头小曲” 00:01:20 初听《妈妈教我的歌》:Nadia为何第一乐句就眼泪夺眶? 00:06:44 曲名与歌词深意:母亲眼里的泪光,如何跨越世代流淌? 00:10:15 德沃夏克的底层基因:屠夫之子、黑人学生、吉普赛音乐与他的“平民美学” 00:18:49 版本对比一:克莱斯勒小提琴改编——优雅,但“不走心”? 00:23:48 版本对比二:某当代演奏家的“抡大锤式”演绎为何令人窒息? 00:24:37 干货揭密:曲中“2/4拍旋律 vs. 6/8拍伴奏”的律动冲突与黑人音乐基因 00:33:48 版本对比三:Nadia再度泪崩!85后塞尔维亚小提琴家拉杜洛维奇为何像“吉特里斯转世”? 00:43:11 “留白的艺术”:为何大师演奏更沉默,却更耐听? 00:49:13 版本对比四:吉特里斯登场——经典为何更克制、更隽永? 00:55:58 版本对比五:管风琴与萨克斯版——东方听觉下的“敦煌飞天”与圣母慈悲 01:00:41 终极宝藏:格伦·米勒大乐队爵士版——恢弘如“人类告别地球的宇宙挽歌” 01:05:30 尾声:为什么这首小曲能成为人生所有阶段的“终极避难曲”?💡 关键干货/知识点: 律动 (Groove) > 拍子: 真正的摇摆感源于内心对重音移位的感受,而非机械数拍。 《妈妈教我的歌》律动奥秘: 旋律2/4拍 vs 伴奏6/8拍(复合拍)的碰撞。 乐如其人: 德沃夏克的平民背景、克莱斯勒的潇洒、拉杜洛维奇的苦难与真诚,都体现在他们的演奏中。🌊专注提升音乐审美的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 我们提供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Yusi与Nadia从德沃夏克的旋律密码中,追问音乐中“人味”的根源,在技术至上的时代,我们如何守护聆听的真诚与情感的深度。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  
    1:06:57
  • 18. AI时代听肖邦夜曲:为何百年前的录音才会让我们泪流满面?
    本期Yusi与Nadie在《音乐闭门宴》的加更环节,带领听众继续深入肖邦夜曲的多样宇宙,从一位“细密缝补心事”的传奇小提琴宗师,到另一位高度纪律性的“轴心式”演绎大师;从当代一位年轻钢琴家的现代尝试,到一位充满童真与魔幻色彩的“奇幻王国”建筑师——最终,在一位“润物细无声”的大提琴泰斗演奏中,我们不仅完成了一场跨越时代的听觉审美实验,更叩击了一个沉重命题:在技术至上的时代,我们是否正在失去“人”的温度与感知力?当Nadie再度泪洒现场,Yusi犀利解读“活人感”在音乐中的消亡危机,本期不仅是一次版本对比,更是一场关于艺术本质、教育困境与人性未来的深度反思。🎞️ Timeline: 00:00:17 加更开场:延续上期肖邦夜曲,拓展更多版本 00:06:13 “针脚心事”版演绎:为何像是“用最细密的针脚缝补自己的心事”? 00:12:15 即兴与风格:“活人感”演奏从何而来? 00:18:49 “轴心纪律”版演绎:高度控制式的风格为何更受当代欢迎? 00:30:44 当代新锐尝试:为何某些现代演绎显得刻意而缺乏意图? 00:35:39 “奇幻童真”版登场:Nadie为何听到泪洒现场,仿佛闯入“孩童的奇幻王国”? 00:54:10 师承谱系揭秘:不同大师之间隐藏的风格渊源 01:00:44 时代警醒:我们是否正在滑向“人机合一”、失去真实感知的未来? 01:05:33 教育反思:大师课上老音乐家为何更担心“孩子拉琴时不笑”? 01:10:37 “润物无声”大提琴压轴:何谓至柔至深的至高境界? 01:13:45 尾声:有些音乐,让人沉默胜过千言万语🌊专注提升音乐审美的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 我们提供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Yusi与Nadie从肖邦夜曲的多个传奇版本中,追问音乐的“人味”何在,在技术狂飙的时代,我们如何守护感受力、想象力与人性的完整。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  
    1:56

More Music podcasts

About 音乐闭门宴

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 《音乐闭门宴》是「Yusi音乐审美养成」出品的一档说人话,致力于激活感受力的音乐疗愈节目。我们专注大众音乐科普,已帮助120万用户有效提升音乐审美。我们更关注在工具理性统治的当下,如何通过音乐找回你被压抑已久的感受力,这里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并希望由此促成你走向身心合一的自洽。我们解码音乐中的神经科学密码,也拥抱音符触发的颤抖与眼泪——如果你认为理性分析与感性战栗同等重要,这里是你安全坠落的地方。 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建议,或者有推荐的嘉宾,及想来Yusi的闭门宴做客,欢迎在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或小红书/视频号/抖音/B站 给我们留言。也欢迎听众朋友们添加小助播微信:yinyuequn666备注加入「听友群」。有任何问题或有商务合作需求,也可以给我们发邮件,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音乐闭门宴, Rockonteurs with Gary Kemp and Guy Pratt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0/15/2025 - 1:00:1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