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Government公事好好說

公事好好說

高雄廣播電臺
公事好好說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14
  • 公事好好說-全民動起來!健康就會來?
    主持人:郭瑞坤(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 來賓: 侯尊堯(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局長) 白喬茵(高雄市議會議員) 根據2025年《康健雜誌》「永續健康城市大調查」,高雄市的過重與肥胖率達 41.3%,在六都中居冠,引發關注。市府近年積極推動運動政策,不僅投入 34億元建置15座運動中心,也透過社區據點及多元活動,鼓勵不同年齡層的市民養成運動習慣。 醫學研究顯示,規律運動能有效降低肥胖風險,對慢性病防治也有助益。隨著中央成立「運動部」、全民運動上升為國家政策,高雄將如何持續鼓勵市民走進運動場館?而未來又將如何打造「運動城市」品牌,讓運動成為高雄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以帶動全市的運動健康風潮呢? 由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郭瑞坤教授主持,邀請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侯尊堯局長、高雄市議員白喬茵議員,共同討論「全民動起來!健康就會來?」,歡迎市民朋友收聽!
    --------  
    58:18
  • 公事好好說-翻轉生命的種子-看見弱勢培力與支持的協作力量
    主持人:謝政勳(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來賓: 游婷婷(基督教芥菜種會/南區助人網中心副處長) 張簡卉筑(基督教芥菜種會/培育成長專員) 阿萍(南區習藝所培力學員) 弱勢族群在面對就業挑戰時,往往不只需要一份工作,更需要的是陪伴、培訓與被看見的機會。本集《公事好好說》,將走進基督教芥菜種會旗下的「南區習藝所」,看見非營利組織如何用行動翻轉生命,讓「樂熱心」這個品牌成為希望的象徵。 習藝所的核心精神,不僅是傳授技能,更是幫助學員重建自信、重新連結社會。在副處長游婷婷的專業推動下,加上專員張簡卉筑的耐心陪伴,每位學員都有機會透過課程、培力與生活支持找到自我價值。節目中,我們將聽見習藝所的日常運作與挑戰,更有培力學員親自分享真實生命故事,傳遞「只要有人相信,就能勇敢站起來」的力量。 推動弱勢就業絕非易事,過程中需要跨部門合作,也仰賴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支持。正因如此,「樂熱心」不只是品牌名稱,而是一股凝聚愛與希望的力量。未來,為能發展更多元的方向,邀請更多人參與,共同為弱勢族群搭建自立的平台。每一份支持,都是翻轉生命的養分;每一顆被種下的希望種子,都能長成改變人生的大樹。 敬請鎖定收聽高雄廣播電臺《公事好好說》—讓公共事務變得好懂、好近、好有感!
    --------  
    57:33
  • 公事好好說-屏東可可香:台灣在地的巧克力夢
    主持人:林晉禾(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來賓:張翠蘭(台灣可可與巧克力產業協會理事長) 說到台灣的農業,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水果王國,想到鳳梨、芒果、蓮霧,卻少有人知道,在屏東,還有一顆顆被譽為「上帝食物」的可可果,正悄悄地在土地上生長。這些年來,隨著農民的嘗試與堅持,以及農業改良場與學校的投入,屏東逐漸發展出一條獨特的可可產業鏈,甚至催生出「Tree to Bar」的在地品牌。從種植、發酵、烘焙到製作巧克力,農民親手把握每一道工序,只為讓世界品嚐到屬於台灣的風土滋味。 屏東可可的努力並非默默無聞。近年來,屏東出產的巧克力在國際大賽中屢獲肯定,這不僅是對品質的認可,也是對農民與地方價值的讚賞。然而,在掌聲背後,農民仍面臨許多挑戰。氣候變遷帶來更強烈的颱風與乾旱,病蟲害讓耕作壓力倍增,勞動力不足與設備成本高昂,使生產更加艱辛。更關鍵的是行銷與品牌推廣的困境,如消費者對台灣可可認識有限,多數優質產品難以被看見,市場接受度依然不足。因此,屏東可可的故事不只是甜蜜的巧克力,更是一個關於永續與地方創生的課題。本次節目將深入探討,如何讓消費者理解台灣可可的獨特價值?如何透過產品創新與在地故事行銷拓展市場?又該如何吸引年輕人返鄉,將這份甜蜜產業延續下去? 為此,本節目特別邀請台灣可可與巧克力產業協會理事長張翠蘭,張理事長長年投入屏東可可產業推廣,見證了農民從摸索、堅持到在國際舞台發光的過程。她不僅陪伴農民走過種植技術與市場開拓的難關,更致力於推廣台灣巧克力品牌,讓更多人看見屏東的可可力量。期望這段關於屏東可可的故事。從土地到國際舞台,這不只是巧克力的滋味,更是台灣農業在轉型路上的希望與未來。
    --------  
    57:48
  • 公事好好說-南台灣藝術殿堂—美學與城市共創新篇章
    主持人:郭瑞坤(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 來賓: 湯詠瑜(高雄市議員) 顏名宏(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高雄市立美術館自1994年設立,作為南部第一座公立美術館。近年來,透過組織調整提升營運效能,強化公共性與可及性,更推動園區生態轉型與多元展演,營造融合參與、導覽與體驗的文化生活圈,讓藝術真正走入市民日常。 新任館長顏名宏於8月1日起正式接任,其長期關注藝術如何融入社會與公共空間。面對當代美術館日益強調參與性與社會連結的趨勢,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包含強化地方文化特質、美感教育向下扎根、與學校社群協作推廣,以及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期許高美館能以更開放的姿態連結在地與國際,拓展藝術的公共價值與生活影響力。 然而,在強調與社會對話、共振的當今,當代藝術的隱約的不容易理解與親近的DNA,也是民眾卻步美術館原因之一。高美館如何以藝術來詮釋地方?從過往推動公民美學、藝術介入空間的經驗,高美館有哪些侷限性與可塑性? 本節目由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郭瑞坤教授主持,邀請高雄市議員湯詠瑜、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顏名宏,共同討論「南台灣藝術殿堂—美學與城市共創新篇章」,歡迎市民朋友收聽!
    --------  
    57:27
  • 公事好好說-深耕70年:台灣豫劇的傳承與創新
    主持人:魏君穎(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助理教授) 來賓: 王海玲(台灣豫劇團藝術總監、臺灣國寶級戲曲藝術家) 謝文琪(台灣豫劇團美聲公主) 台灣豫劇深耕寶島已逾七十年,如今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戲曲藝術形式,這段悠久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傳統與創新的完美融合。位在左營的豫劇團,也是高雄文化地景重要的一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與藝術傳承。九月一日,公事好好說將邀請台灣豫劇團藝術總監、國寶級戲曲藝術家王海玲老師,以及被譽為美聲公主的謝文琪,與魏君穎助理教授一同探討「深耕70年:台灣豫劇的傳承與創新」的精彩主題。 節目中,將邀請兩位老師分享豫劇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如何發展出獨特的藝術特色,展現出有別於大陸豫劇的台灣味道。在九月,劇團即將推出兩個重要製作,完美詮釋了傳承與創新的雙重意涵。不僅由「王海玲經典傳承計畫」的年度演出「唱秋—豫見青主角」,包含《花園贈金》、《戰馬超》和《八仙過海》三齣經典劇目,由新生代演員擔綱主演,展現豫劇人才培育的豐碩成果。同樣令人期待還有在高雄中山堂的跨界力作《白水》,這是台灣豫劇團與秀琴歌劇團攜手合作的創新之作。以田啟元的代表劇作為基底,融合豫劇唱腔、歌仔戲唱腔及西洋聲樂合唱,在王海玲老師的藝術總監指導下,由導演林明霞重新詮釋經典《白蛇傳》的精彩篇章;不僅保持各自藝術特色,更結合當代多媒體影像藝術,創造令人驚豔的舞台效果。 傳承是豫劇發展的根基,台灣豫劇團多年來致力於經典劇目的保存與人才培育。從前輩藝術家的薪火相傳,到新生代演員在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每一個環節都見證了台灣豫劇人才培育的用心與成果。面對現代社會的挑戰,劇團透過創新的演出形式和跨界合作,讓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中重新綻放光彩,成功吸引年輕觀眾重新認識豫劇之美。不論您是戲曲愛好者,或是對台灣文化發展有興趣的朋友,本集節目都將為您帶來豐富的文化饗宴。
    --------  
    58:07

More Government podcasts

About 公事好好說

公事好好說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公事好好說, Question Time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公事好好說: Podcasts in Family

Social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0/22/2025 - 1:16:2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