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是我们播客一周年的特别企划,也是我们第一次走到线下,与纽约的听众们面对面录制了一场温暖的茶话会。我们提前收集了参与者的关键词,作为这次对话的起点,一起聊了聊这些年在纽约生活的感受——从新鲜感到归属感,从以游客视角看世界的好奇,到成为居民后与城市缠绕的日常。我们也谈到了成长与改变,以及在这座城市的无限可能里,如何坚持做自己。录制当天大家围坐在一起,那些轻松的笑声、共鸣的点头,都是我们这一年最温柔的回响。感谢每一位陪我们走过的人,也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第二年。备注:活动视频会在纽约女孩的小红书/抖音/instagram/youtoube帐号上发布,欢迎大家云参加我们的一周年活动~[Timestamps](03:08) - 变化:纽约一直在变,我也一直在变 上学、读书、旅游...大家是如何来到纽约的?. 第一次来纽约觉得街上很多疯子 十年前的纽约长什么样,这个城市接纳你所有的样子(07:11) - 可能性:只要你想,在纽约什么都有可能发生(11:08) - 新鲜感:第五大道的“LV盒子”居然是同事儿子修的 每年光是自行车就是5种节日? 纽约最新网红打卡地标 —— LV盒子大楼真的没有窗户?(14:28) - Rollercoaster:纽约能包容你不同阶段的心情 生活在纽约,心情就像过山车,每天都是拆盲盒; 纽约不缺故事,认识新朋友就像回到学校生活(18:23) - 成长:在纽约出门走一圈,这一秒的你也成长了(20:08) - 改变:在纽约我从游客变成了居民 纽约怎么这么多人工作日也不上班,工作日在纽约街上闲逛的人都是做什么的?(28:39) - 爱情:在纽约好像更容易被搭讪? 因为一个人来到一座城市,聊聊纽约的爱情吧BGM credit to Andreas Dahlbäck[You and Me on Cloud High]Cover credit to 40Visuals[播放平台]小宇宙 @纽约女孩 The GirlsSpotify @纽约女孩 The GirlsApple Podcast @纽约女孩 The Girls[社交媒体]小红书 @纽约女孩 The Girlsinstagram @fm.thegirls抖音 @纽约女孩 The Girls
--------
36:00
--------
36:00
EP45|夏日旅游季:带父母去旅行,是一场迟来的叛逆期 feat.蓝老师
你有多久没和父母一起旅行了?欢迎收听《纽约女孩The Girls》的第45期!本期节目我们从亲身经历出发,对比了童年时期与长大成人后与父母出游的不同感受。长大后的旅行,不再只是“被带着走”,而是逐渐承担起安排路线、协调节奏、照顾父母的角色转变。我们也探讨了旅行中频繁出现的摩擦点——包括饮食口味的差异、消费观念的冲突、作息节奏不一致,甚至对穿衣风格和拍照偏好的不同理解。这些看似日常的分歧,实则折射出两代人在生活习惯、文化认知上的深层差异。我们也回顾了旅途中那些珍贵的小确幸和一些意外收获的温情~节目最后,我们还分享了一些在亲子旅行中减少冲突、增进沟通的实用建议,试图寻找在“陪伴”与“独立”之间的平衡点。希望这期节目能为你下次与家人出行,提供一些反思与启发。[Timestamps](02:27) - 聊聊我们和爸妈一起旅行的那些事(04:52) - 从签证到海关,妈妈第一次来美国旅游,全靠我一人撑起全场(08:09) - 小时候 vs 成年后 和父母一起旅游的体验 小时候是爸爸妈妈的跟屁虫,现在行程我全管 和父母一起住 vs 有自己的空间——到底哪个更放松? 在酒店泡澡,妈妈担心我晕掉来敲门的那一刻 🛁(14:17) - 那些需要磨合的瞬间:饮食不合、作息不对、审美不搭 带爸妈吃火锅、串串…怎么就“下头”了? 副驾灾难现场:爸妈是“零辅助型”还是“指挥型”?🚗 两周旅行没化妆…真的累了(21:23) - 迟来的叛逆期?最受不了长辈临时安排的饭局,甚至“被相亲”?(28:00) - 和父母旅行的小确幸时刻 那些意想不到的温柔时刻:爸妈第一次来美国的感动 旅行给了我们更亲近父母的机会 旅行也能重新靠近父母:像是短暂做回了小孩 👧(34:09) - 实用小Tips:如何和爸妈不吵架地走完一趟旅行? 出发前演讲,和父母约法三章,买东西不做汇率换算,每个景点必须买纪念品 🎁(41:44) - 评论互动:和同事吃饭AA总是被占便宜BGM credit to Andreas Dahlbäck[You and Me on Cloud High][播放平台]小宇宙 @纽约女孩 The GirlsSpotify @纽约女孩 The GirlsApple Podcast @纽约女孩 The Girls[社交媒体]小红书 @纽约女孩 The Girlsinstagram @fm.thegirls抖音 @纽约女孩 The Girls蓝老师的小红书 @蓝老师
--------
48:04
--------
48:04
EP44|恋爱要和哥哥谈还是弟弟谈?关系中年龄真的重要么 feat. Jojo
年上容易“爹味”,弟弟可能太幼稚?欢迎收听《纽约女孩The Girls》的第44期!在这一期节目中再次邀请到我们的好朋友Jojo返场,我们围绕“恋爱是和年上还是年下更合适”展开讨论,三位女生分别分享了与年长与年下伴侣交往的真实经历,从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方式、情绪表达,到生活节奏与价值观的差异,逐一探讨了不同年龄结构带来的利与弊。我们也进一步延伸到恋爱关系中“年龄”是否重要这一命题,并深入聊了“恋爱主体性”的建立过程:在情感中如何保持自我、不轻易被对方影响。无论你现在正经历什么样的关系,希望这期节目能带来一些启发,也祝愿你在这个夏天,遇见值得投入、彼此成长的甜甜恋爱。[Timestamps](01:58) - 恋爱要跟哥哥谈还是弟弟谈?和不同年龄段交往的体验和感受(08:23) - 和年上 vs 年下交往的优点(10:13) - 你会介意对方谈过很久的刻骨铭心的恋爱 or 谈过很多次恋爱关系吗?(14:44) - 和年上 vs 年下交往的缺点(17:04) - 恋爱里和年上vs年下沟通方式的区别(19:18) - 关系中 年龄 真的那么重要吗?突然发现好像无法和同龄人产生化学反应(23:00) - 如何理解恋爱中的主体性?(29:25) - 评论互动:在国外自己布置的房间对我们有着特殊意义BGM credit to Andreas Dahlbäck[You and Me on Cloud High][播放平台]小宇宙 @纽约女孩 The GirlsSpotify @纽约女孩 The GirlsApple Podcast @纽约女孩 The Girls[社交媒体]小红书 @纽约女孩 The Girlsinstagram @fm.thegirls抖音 @纽约女孩 The Girls
--------
36:06
--------
36:06
EP43|关于聚会的100种小担心,我们想要的理想聚会🥂
“去还是不去?要带礼物吗?万一冷场多尴尬!临时鸽了朋友会不会生气?“从精心挑选礼物的小心思,到鼓起勇气拒绝邀请的忐忑;从作为参与者的社交焦虑,到化身组织者背后的压力山大—— 聚会这件看似快乐的事,背后藏着好多我们共有的‘小担心’!欢迎收听《纽约女孩The Girls》的第43期!本期节目,我们就来一场坦白局,聊聊那些关于聚会的真实心理活动、避不开的难题和踩过的坑。无论你是聚会达人还是社恐星人,是常做客人还是总当‘主办方’,相信都能找到共鸣和答案。一起聊聊,如何让聚会少点负担,多点纯粹的快乐!🎉[Timestamps](00:15) - 周年线下茶话会来啦!报名开启!🎉邮箱报名链接 - wj.qq.com海外的朋友欢迎使用这个链接 - forms.gle(00:59) - 聚会前的100种「小担心」:你也有这些心理活动吗?(2:46) - 礼物难题:必须带吗?价格重要吗?🎁(5:50) - 破冰焦虑:怕尴尬怎么办?聚会真要强制社交吗?(11:30) - 拒绝艺术:如何婉拒不想去的邀约?🙅(15:27) - 被朋友放鸽子的真实想法 🐦(17:22) - Host视角:组织一场聚会有多不容易?(17:51) - 计划危机:如何应对朋友临时放鸽子?怎么决定邀请哪些人?✈️(19:02) - 酒局困局:酒局文化、劝酒/逃酒背后的社交压力(21:26) - 很难避免的敏感话题:开销怎么分?AA还是请客?💰(24:14) - 理想聚会图鉴:你心中的完美聚会是什么样?✨BGM credit to Andreas Dahlbäck[You and Me on Cloud High][播放平台]小宇宙 @纽约女孩 The GirlsSpotify @纽约女孩 The GirlsApple Podcast @纽约女孩 The Girls[社交媒体]小红书 @纽约女孩 The Girlsinstagram @fm.thegirls抖音 @纽约女孩 The Girls[重要通知]我们最近在策划播客的一周年线下活动啦,活动在6月14日纽约的中城举办~想趁这个机会和大家见个面、聊聊天、放松一下。如果你在纽约或者有可能来,欢迎用下方链接报名参加。我们会和已经填写好邮箱的朋友们发送正式邀请。因为资金/场地有限,活动名额大概15-20名左右,报名开放到人数满为止。如果确定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填写报名表哦,另外即使无法来场的朋友也可以留下你的邮箱和base的城市,可能会成为我们下一次活动选址!邮箱报名链接 - wj.qq.com海外的朋友欢迎使用这个链接 - forms.gle
--------
30:00
--------
30:00
EP42|第n次想逃离都市,聊聊我们对大城市的又爱又恨
后悔来纽约?留在大城市真的有意义吗?欢迎收听《纽约女孩The Girls》的第42期!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分享了在城市生活的真实心情,那些对城市的又爱又恨——从“反复爱上这座城市”的浪漫,到“这里不属于我”的失落。我们讨论到独生子女的责任、租房买房的崩溃、机会和压力的平衡,还有在陌生城市中如何寻找归属感……是什么让你来到大都市,又是什么让你想要坚持或离开这里,一起来聊聊吧 - 后悔来美国?想回国的心情到达了顶峰(03:31) - 对大城市的又爱又恨,为什么我们来到大都市?回顾反复爱上城市的瞬间 纽约 vs 加州,工作机会、生活节奏和城市的烟火气 反反复复爱上城市的瞬间:“这个城市因为我有了一些变化” “别担心,你的爱豆会来找你巡演” – 在城市的医疗、活动、丰富资源 从国籍、语言、到穿衣风格,在这里都被接纳(10:25) - 为什么人们想要离开大城市,那些“这里不属于我”的瞬间 burnout的时候没有人理解,只能一个人扛,父母也只会说“太累了不开心就回来” 讨厌城市中,一切跟”房子”有关系的事情 被迫离开城市的原因,那些都市人的条条框框 独生子女的选择题,“出来24年了呆了2个国家,最后我选择回到父母身边,照顾父母“。 “要是让了一次就再也走不了了” – 在城市开车就像一场博弈(18:12) - 为什么还有人会选择留下?喜欢城市带来的“匿名感”,也更多是为了不想回家。(22:44) - 城市希望你为它发光发热,但并不希望你留下。为什么城市总有“一批人来又有一批人离开的”迁徙感?(28:09) - 如何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找到归属感?(32:06) - 评论互动 – 留美还是回国,”看行业吧,如果是 finance/金融 和 tech/科技 留下来,如果是其他回国吧”BGM credit to Andreas Dahlbäck[You and Me on Cloud High][播放平台]小宇宙 @纽约女孩 The GirlsSpotify @纽约女孩 The GirlsApple Podcast @纽约女孩 The Girls[社交媒体]小红书 @纽约女孩 The Girlsinstagram @fm.thegirls抖音 @纽约女孩 The Girls[重要通知]我们最近在策划播客的一周年线下活动啦,活动在6月14日纽约的中城举办~想趁这个机会和大家见个面、聊聊天、放松一下。如果你在纽约或者有可能来,欢迎用下方链接报名参加。我们会和已经填写好邮箱的朋友们发送正式邀请。因为资金/场地有限,活动名额大概15-20名左右,报名开放到人数满为止。如果确定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填写报名表哦,另外即使无法来场的朋友也可以留下你的邮箱和base的城市,可能会成为我们下一次活动选址!邮箱报名链接 - wj.qq.com海外的朋友欢迎使用这个链接 - forms.gle